试卷结构与分值
具体说明
(一)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:
1、六上教材中的课文涉及到的相关语文知识的运用,以及阅读的基本方法与习惯。
2、常用汉字的认读与书写。
3、11种标点符号、4种基本句式(陈述、感叹、疑问、祈使)。
4、修辞、语法常识和句子结构(能识别病句)、
5、课文的作家、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
6、表达方式的识别和运用。
7、积累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言词汇。
(二)阅读:
理解课内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旨;初步读懂浅易的课外文言文
根据语境理解词义,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,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。
能理解把握文中句子的含义。能梳理句子关系,把握关联词语的运用。
能梳理、概括课内文章的内容、主旨,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,并能拓展运用。
(三)作文:
1、结合课文阅读和生活强调围绕一个核心将时间叙述清楚(不限制事件数量的多少),可以从叙述的角度、人称、立足点;叙述的顺序、详略、线索;叙述的语气语调、感情流露等方面加以落实。
2、在书写上也进一步强调卷面整洁,字迹端正清楚(可以向行楷方向发展)。
3、不少于500字。
命题范围
(一)积累与运用
1、名句默写
U3:第10、11、13课
U7:第28课一、二段
U8:《郑人买履》
U1-U8每周一诗(共16首)
(二)课内文言文篇目:
《陈太丘与友期》《两小儿辩日》《山川之美》《为学》《孙权劝学》《中国古代寓言四则》
(三)课外文言文:
一个70字左右的语段,浅显易懂,有故事情节
(四)现代文阅读
三个语段(课内2+课外1/课内1+课外2)
课内选2的话,则选不同体裁特征的片段(节选原文部分内容)
课外选文在题材、体裁、内容等方面将紧扣教材。
课文篇目:1、3、4、5、6、15、17、18、19、21、24、25、26
评论